您的位置 主页 正文

如何数水稻分蘖数?

一、如何数水稻分蘖数? 数水稻分蘖数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: 1. 选择合适的实验田地:选择管理良好、水稻品种相同的实验田,将试验品种水稻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进行试验。 2. 选

一、如何数水稻分蘖数?

数水稻分蘖数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:

1. 选择合适的实验田地:选择管理良好、水稻品种相同的实验田,将试验品种水稻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进行试验。

2. 选取样方:在实验田中随机选取几个区域(称为样方)进行试验。样方大小根据试验设计和实际情况而定,一般为10m×10m左右。

3. 抽样测量:抽取在样方内选定的水稻植株(可以随机选择),用标尺、计数器等工具进行测量,记录下每株植株的分蘖数和其他相关参数(如叶片长度、株高等)。

4. 统计数据:将每株植株的分蘖数相加,除以抽样的总数,即可得出平均分蘖数。为了保证统计结果的可靠性,需要在样方内重复测量多次,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数据。

需要注意的是:

1. 在进行分蘖数测量时,应该避免多次测量同一株植株,以免对植株的生长造成影响。

2. 分蘖数的测量应该在水稻的分蘖达到最大值的时候进行,以便准确测量。

3. 应该注意生长水平一致的植株,避免选取营养状况不良或者退化植株,得出的数据准确性更高。

4. 以上方法是只能在小范围内进行试验的方法,如果要进行大面积的测量,就需要使用类似无人机航拍的技术,结合计算机视觉算法来快速准确计算水稻分蘖数。

二、小麦分蘖数怎么数图片?

小麦分蘖期分两次,第一次是在年前,分孽与温度有关,分蘖能力的大小还与品种有非常大的关系。小麦分蘖能力强的品种,能够分蘖6~10个分蘖株,分蘖能力差的品种,在能够分蘖2~6个分蘖株。小麦分蘖还与土壤墒情、肥料养分、气温高低等等有非常大的关系。土壤肥沃,墒情良好,气温适宜,分蘖能力强盛,分蘖株越多,反之越少。第二次是在冬外返青期。小麦越过寒冷的冰雪冬季,进入翌年的春天,当气温回升,土壤温度上升至5℃以上,冬小麦便进入返青期。这个时候,气温在10~15℃之间时,小麦分蘖便进行第二个分蘖旺盛期。

三、小麦分蘖数怎么算?

分蘖是个很随机的情况,几个到几十个不等,目前来说,测定需到实地去调查需要扒开土壤仔细观察.抽取一定数量样本,计算平均数。

小麦的分蘖就是小麦的分支,它是小麦的重要特征之一。

小麦分蘖是以主茎为中心,在分蘖节上按由下而上的顺序形成。

四、促进植物分蘖的意义?

禾本科等植物在地面以下或近地面处所发生的分枝。产生于比较膨大而贮有丰富养料的分蘖节上。直接从主茎基部分蘖节上发出的称一级分蘖,在一级分蘖基部又可产生新的分蘖芽和不定根,形成次一级分蘖。在条件良好的情况下,可以形成第三级、第四级分蘖。结果一株植物形成了许多丛生在一起的分枝。早期生出的能抽穗结实的分蘖称为有效分蘖,晚期生出的不能抽穗或抽穗而不结实的称为无效分蘖。

有效分蘖与单位面积的穗数直接有关

五、促进植物分蘖的肥料?

早施促蘖肥、酌施保蘖肥:

  氮素营养对水稻分蘖起着主导作用,水稻分蘖期的施肥量是全生育期的25-30%,所以早施速效性氮素促蘖肥,使叶色迅速转黑,是促进前期分蘖的主要措施。早品种分蘖期短,促蘖肥必须在插秧后7-10天内一次施足。而中、晚熟品种,一般在插秧后15天左右施用促蘖肥,到了有效分蘖期末,若有效茎数明显少于预期的适宜穗数时,宜酌量施用保蘖肥,促进分蘖平稳生长。

  

  2、寸水活棵:

  浅水缓苗水稻插秧时为了便于浅插,一般实行薄水插秧。插秧后便适当加深水层,减少叶面蒸发,减轻植伤,以利返青成活。但也不宜过深,以免淹死下部叶片,降低水温、影响根。一般1-1.5寸为宜,所谓“寸水活棵”。在秧苗返青后,要立即把水层放浅到0.5-1.0寸,以利分蘖和发根。因为分蘖的发生和根系的生长和温度有密切关系。分蘖期一面要求浅灌,但绝不能断水受旱,必须做到浅水勤灌。

  3、细除草,适时晒田:

  在秧苗缓苗后,可进行施药除草。在水稻分蘖末期要适时晒田。晒田时机很重要:

  

  一要看发蘖情况,实行“苗够晒田”;

  二要看禾苗长势,如生长猛,叶色浓,有徒长现象宜早晒、重晒,如生长慢、叶色较淡可迟晒、轻晒;

  三要看土壤情况,土质烂、泥脚深的田应早晒、重晒,低洼田、冷浸田既使禾苗长势不旺,发苗不够也应早排水,轻度晒田。盐碱地晒田后容易引起泛碱,保水不良的新开稻田晒田后会加重渗漏,以及一些寒冷地区可采用“深水淹蘖”的办法抑制后期分蘖。深以10厘米左右为宜,时间不宜不长,一般不超过10天,以免基部节间过度伸长,容易引起倒伏。

六、促进植物分蘖的方法?

1.松土扒苗

如果是因播种过深而导致的分蘖不足,应采用“小锄侧划”的方式,将小麦茎部周围的土壤彻底扒开,让分蘖节充分暴露出来,用以加速分蘖萌发。一般情况下,只要将土壤彻底扒开,小麦就会在5-7天内完成有效分蘖。

2.盖肥保温

如果是因播种过晚而导致的分蘖不足,应采用碎“草粪”覆盖麦田,覆盖的厚度应在1厘米左右。用以提高地温,加速小麦分蘖。

3.剔除过密苗

如果是因小麦苗密度过大而导致的分蘖不足,可采用铁耙等工具将过密苗剔除一部分,用以改善株间的通风透光条件,从而达到促使小麦苗分蘖的目的。

4.追肥

如果是因土壤肥力不足而导致的小麦分蘖不足,应立即进行开沟追肥。一般情况下,可视苗情,每亩施入尿素6-10公斤左右,还可搭配追施过磷酸钙与氯化钾5-6公斤左右。同时,可叶面喷施1%-2%尿素溶液或植物生长剂等微肥。

5.浇水

如果是因墒情不足而导致的分蘖不足,应立即进行浇水,用以补充土壤中的水分。如果没有灌溉条件,可采用“碎草保墒”的方式进行变相“补水”。方法是:将杂草铡至1-2厘米的小段,然后覆盖在麦田里,覆盖的厚度为1-2厘米。用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腾。

6.中耕划锄

如果是因土壤过于板结而导致的分蘖不足,应立即进行中耕划锄。在划锄时,一定要做到“碎锄”,不能使土壤产生大量的坷垃,同时,尽量避免土壤压倒麦苗。而且,划锄的深度要适中,一般以2厘米为宜。

七、小麦分蘖数怎么看?

小麦的分蘖就是小麦的分支,它是小麦的重要特征之一。

小麦分蘖是以主茎为中心,在分蘖节上按由下而上的顺序形成。

凡由主茎分蘖节产生的分蘖称为一级分蘖,一级分蘖上再生分蘖称为二级分蘖,如此循环增长,只要条件适宜,一株麦苗可生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分蘖。

分蘖发生在分蘖节上,分蘖节是主茎或分蘖埋藏于地面以下,密集于植株茎基部的节和节间。特点分蘖是个很随机的情况,几个到几十个不等,目前来说,以三到五个为多.如果到实地去调查需要扒开土壤仔细观察.是:节间不伸长,节密集,每个分蘖节都能分化出分蘖芽和次生根。

八、小麦有效分蘖数怎么算?

小麦有效分孽数怎么算?小麦有效分藥数一般一株麦按5到7棵有效分孽就夠了。就目前小麦亩产1000斤产量计算,每亩也就是有效分厂蘖4十万株左右就夠了。从目前小麦的亩抪种量来看,一般亩抪25到35斤种籽,一斤麦籽可出土一万棵左右的麦苗,每裸有效分孽5到7棵每亩地40万株就完全可以到予期的产量是没问题的!

九、促进植物分蘖分枝用什么肥?

流体硼肥是一种糖醇螯合态的硼,比市场其他硼肥活性更高。能够被小麦快速吸收利用,促进小麦组织细胞分化,使小麦根、茎、叶生长加快,使分蘖多,促进根系发达,提高抗旱性;对于山东、河南地区由于干旱引起的返青慢、分蘖不足的小麦来说,一定要补充,每亩用20毫升喷施,能够增加上万的茎蘖量,增加有效穗数。

十、促进植物分蘖的生长素?

多效唑具有延缓植物生长,抑制茎杆伸长,缩短节间、促进植物分蘖、增加植物抗逆性能,提高产量等效果。

为您推荐

返回顶部